如何看待山大和中南未进入首批医学双一流联盟
在我国医学界,素有“京联、南湘雅、西华西、东齐鲁、同济”之称,这五所医学院也被誉为我国医学院的五张王牌。这五所医学院都是在我国现代医学还不发达的时候创办的,有着一百多年的辉煌历史。他们为培养医学人才、提高人民健康医疗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不过,随着时事的变化,这五所医学院也多次合并、解散、重组。幸运的是,这五所医学院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2018年10月,北京大学牵头成立医疗双一流建设联盟。主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、北京协和医学院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。这意味着,在五大医学院中,北京协和医学院、同济医学院(已并入华中科技大学)、华西医学院(已并入四川大学)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。全国范围内,可以成为9个赞助商之一。
但这也意味着,湘雅医学院(已并入中南大学)和齐鲁医学院(已并入山东大学)这五所医学院并没有进入第一一批医疗双一流联盟。错觉著名的齐鲁医学院和湘雅医学院已经落伍了。

综合性大学合并五所医学院
由于五所大医学院成立较早,一直是国家重点医学院。 1995年,国家启动了“211”工程,旨在建设21世纪100所左右的高水平大学。当时卫生部直属同济医科大学、华西医科大学、北京医科大学、湖南医科大学、北京协和医学院、上海医科大学、中国医科大学、西安医科大学等11所高校。大学、白求恩医科大学、山东医科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。
其中,在首批211个项目的遴选过程中,各部委、各省名额不一。好在5大医学院都在卫生部和当地政府的配额下全部进入了211项目。在这些医学院努力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同时,我国的高等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首先,1998年,国家部委开始进行改革调整。原部委直属高校数百所面临地方放管的困境,其中原卫生部直属高校11所。此外,国家于1998年5月启动了“985”建设工程,开启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。由于“985工程”选校数量少、竞争激烈,一些有竞争力的高校纷纷启动合并模式,合并同城高校,以期凭借规模顺利进入“985”工程。和力量。
例如,吉林大学将白求恩医科大学、吉林工业大学、长春科技大学、长春邮电大学四所高校合并在同一城市。已成为我国学科规模最大、学生人数最多的重点综合性大学。跨入985工程,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。此外,在五所重点医学院中,华西医科大学(West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)、同济医科大学(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)、湖南医科大学(湘雅医科大学)和山东医科大学(齐鲁医科大学)先后获得认可四川大学. 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中南大学和山东大学合并。

这意味着五所大医学院中的四所不再有独立的体系,而是这四所大医学院构成了大学的医学主体。这也意味着,在五大医学院中,只有协和医学院还在独立运行。
医双一流建设联盟为何缺席两校?
从医双一流建设联盟的9个发起单位可以看出,该联盟进入门槛高,在中国高校中基本处于第一梯队。此外,这些大学的医学教育和医学水平在国内也名列前茅,能够成为联盟发起人,证明学校和医学实力走在全国前列。

湘雅医学院和齐鲁医学院的中南大学和山东大学的缺席,也证明了两校医学发展的相对落后。虽然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补充过程中,中南大学、吉林大学和山东大学先后加入了这个联盟。但是,进入补充阶段的两大医学院都说明了一些问题。
以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例,中南大学第二批护理专业被评为A+,而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只被评为A-和B+。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,但中南大学在医学领域依然拥有自己的王牌,在护理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学科中依然拥有顶尖优势。

但吉林大学和山东大学就没有那么乐观了。两所学校都没有将医学相关学科归入A类。具体来说,吉林大学表现最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仅被评为B类学科,仅排在全国前30%。大名鼎鼎的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团队,连一些双非学历学院都比不上,着实让人心酸。山东大学虽然表现略好于吉林大学,但其表现最好的药学只被评为A-,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和护理学被评为B+。